三相交流稳压器的线圈漏磁
来源:http://www.wenyaq.com/ 作者:稳压器厂家 日期:2019/07/23 08:44
交流稳压器线圈的轴向漏磁
对于布置在同一铁心柱上的各个同心线圈而言,流经交流稳压器线圈之间的漏磁空道以及线圈端面的磁通,建立了线圈的轴向漏磁场,轴向漏磁在铁轭、夹件及箱壳等铁磁部件上产生涡流、磁滞损耗。这种结构耗对于大容量电力交流稳压器而言,是相当可观的,例如某发电厂1号主变,在高压一低压线圈运行时,结构损耗可达110千瓦。
轴向漏磁流经箱壳时,将使箱壳普遍发热,因此大容量电力交流稳压器的箱壳已不再是散热面,它本身在运行中也要发热。当漏磁流经油箱接缝面时,则集中于箱沿螺栓,也会使螺栓的磁密剧增,并出现箱沿螺栓发热的现象。
辐向漏磁是由于交流稳压器线圈安匝分布的不对称而产生的。造成安匝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是:
(1)高压与低压线圈的高度不同,
(2)存在开路的分接线段,
(3)高压线圈端部存在加强线段。
大部分辐向漏磁通将经过箱壳构成回路,并且在箱璧的A及B点形成漏磁通的集中区。因此,由辐向漏磁通而引起的交流稳压器箱壁发热的特点是局部过热.
某稳压器厂家1号主变在1975年以前,运行在第V分接。当时发现箱壁中部分布着几个发热区,其面积不大,直径约为300~400毫米的圆。发热与稳压器的运行情况有明显的关系。当低压输入功率维持恒定时,随者中压负荷的增加,发热温度下降,而在中压负荷维持恒定时,则随着低压输入功率的增加,发热加剧,这充分说明箱璧的发热与辐向漏磁有关。
安匝平衡的计算是在假定低压线圈短路时进行的,此时交流稳压器的中压线圈与高压线圈的分流系數分别为46.5%及53.5%。可是在正常运行中。由于地区负荷很小,所以交流稳压器的中压线圈经常在低负荷运行,有时甚至空载。这就破坏了设计上的安匝平衡。
从数据可知,交流稳压器的中压线圈空载时的平衡安匝为设计数值的2.35倍。当稳压器低压线圈电流I=5080安培,W=98匝,低压线圈置内缘至箱壁的漏磁总宽度λ=87.4厘米,ρ。=0.84时,求得半个线圈的辐向漏磁B"p=125高斯。
该稳压器在1974年10月,测得箱沿中部最高温度87°C,稳压器入口油温t=27°C。当时情况为:发电机输出有功189兆瓦,无功104兆乏,电流8.3千安(相电流4.8千安);
稳压器高压侧输出有功160兆瓦,无功64兆乏,电流500安培,中压有功为零,无功8兆乏,电流70安培。稳压器低压侧输入电流7.56千安(相电流4.36千安)。当时温升60"C,若将电流归算到额定电流(5080安培)则温升81.6"C,与估算值基本相符。
既然这种发热现象与交流稳压器的安匝平衡有关,因此,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:
(1)改变交流压器的分接头,尽量减少开断的分接段数;
(2)增加中压线圈的运行电流;
(3)当局部热点对油的温升超过15°C,也就是说,当项层油温最高允许值为95°C时,局部热点超过110°C,应在辐向漏磁集中的地方,于箱璧内侧附以电磁屏蔽,其厚度不得小于下列数值:铜4~5毫米;铝7~18毫米。